为帮助国际学生深入理解中国,厚植爱校情怀,养成劳动习惯,提升艺术修养,在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,国际教育学院深入开展一系列“感知中国”浸润体验活动,将美育和劳育融入“第二课堂”,持续培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人才。
以“劳”育美 “育”见成长
为了帮助国际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了解中国,在团结协作中增进友谊,应西安秦之脉生态农业园邀请,来自突尼斯、尼日利亚、哈萨克斯坦、巴基斯坦等国家的20余名国际学生参加了西安建大劳动教育基地、创新创业实践基地、美育浸润实践基地揭牌暨校友农场开园仪式。全体国际学生深入学习了学校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、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,了解了建大校友农场的建设和发展故事,爱校荣校情怀得到了进一步增强。
学生们走入菜园,亲手种植葫芦苗,学习有机肥料使用方法。他们两两一组,挥锹铲土、分株入坑、填土踩实,浇水施肥,按照农场工作人员的指引用心种植。
劳作结束后,同学们一起在农场林间漫步,与小动物亲密接触,体验茶文化,感受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田园生活。午后,学生们一起清洗农家番茄,品尝陕西特色美食烩麻食。辅导员武瑞英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麻食的制作方法和历史故事。同学们在品尝美味可口的麻食的同时,更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一碗配料丰富、味正汤浓的烩麻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,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硕士研究生李川柏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吃麻食,味道撩咋咧!”
以美育心灵、以艺扬中华
为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,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,在国际教育学院的组织下,来自沙特阿拉伯、阿尔及利亚、越南、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30名国际学生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,与国宝文物面对面,在文物盛宴中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“中国文化”课。
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国际学生们踏上了“穿越之旅”,深入了解长安城的历史古今,感受千年古都厚重的文化底蕴,打卡城市文化地标,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。商周青铜器、历代陶俑、汉唐金银器、唐墓壁画等让学生们驻足称赞,这些会“说话”的文物,为学生们展现了不一样的陕西文化。以“龙”作为馆标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丰富的“龙”文物,在汉语教师张敏的指导下,学生们认真寻找藏品中千姿百态的“龙”形象,陶醉在“古都明珠,华夏宝库”中。来自突尼斯的博士研究生丁羚激动地说:“在博物馆里,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中国历史。”来自越南的语言生阮氏庆丽说:“课本上学到的中国文化,今天终于展现在我的面前!”
国际教育学院持续开展“感知中国”浸润体验活动,旨在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“第二课堂”实践平台,帮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,培养审美观念、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操,鼓励和引导国际学生主动担任中国文化的传播者、中国故事的讲述者,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。